/ cn/ 琥珀博物馆/琥珀的分类

琥珀的分类

在全世界有超过100种知名的科学树脂化石,但是当中一些不可以被用来当珠宝饰品的原制作材料。树脂的年龄和石化条件一样的至关重要。波罗的海琥珀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因为在其生成的早期阶段里与海水接触和随着河流自然的迁移,以及持续几千年里被海浪冲上海滩。独特的形成过程加上多样性的颜色,波罗的海的琥珀珠宝制品占世界上树脂化石制品的百分之九十。

婆罗洲是唯一一个和波罗的海有着同样开采速率的琥珀原产地。婆罗洲琥珀的最大优点是它存在于较大的团块中,约从20克到100克,大概一半都是黑色的样品,有机物碎片的百分比高。

从琥珀的品相和色泽来考虑,多米尼加的琥珀可以与波罗的海琥珀相媲美。多米尼加琥珀常有:透明、带有天然荧光、内含物多三个特点。尽管如此,差强人意的物理属性却加剧了这种树脂切割和打磨的难度。除此之外,多米尼加琥珀常常存在于人很难到达的山区的沙石里,这无疑加剧了其开采提取难度,从而导致多米尼加琥珀原料的价格偏高。

墨西哥琥珀是一种和多米加琥珀有着相似性质的蓝珀,从固体石块里开采出来的琥珀原料。然而这种树脂的颜色偏深,大概是受当地火山活动的影响很多原石块呈红色。


在北美的琥珀中,有一种值得我们注意的叫雪松琥珀。这种出产于加拿大锡达湖畔,它的特征和波罗的海琥珀树脂很像,年代稍微久远一点儿。但是因为开采出来的原石太小,所以没有任何用来制作珠宝的价值。

在亚洲,除了婆罗洲外,缅甸北部及邻近国家曾经也是重要的琥珀出产开采地。然而在19世纪末,当地市场上大部分的货品来自于波罗的海琥珀制品,因为除了原料大小不合适以及处理过程难外,缅甸琥珀的品相和色泽也稍逊波罗的海琥珀。

在日本,树脂化石多开采于枯基山的岩石块里。由于开采难度高和储存量小,日本市场上的传统琥珀制品大部分也来自于波罗的海。日本的琥珀也有多种花色,从绿色到近黑色,相对容易加工。在切割或抛光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一种类似于樟脑的独特气味。
在欧洲,以前只有在西西里岛发掘过一种高氧琥珀,然而极少的储存量迫使当地工匠只能用进口的波罗的海琥珀来替代这种高氧琥珀。